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风采 > 五老风采 > 正文

李时中:成长永念党培养


李时中:成长永念党培养

有一位老党员——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年已耄耋,仍心系教学笔耕不辍;耳已失聪,仍声如钟鼓志在青云;诗书长伴,以积淀知识充实自己。

他就是原湖南财经学院党委书记李时中。在他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在他隽秀有力的笔记里,时光的脉络逐渐清晰,映出一串信仰的足迹。

矢志不移,自强不息求奋起

李时中出生于1933年。11岁时罹患肺痨,右肺变黑坏死,西医已宣告不治,幸遇老中医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却不得不因此告别了校园。

1950年,17岁的李时中报考了湖南省银行干部训练班,通过不懈努力,两年后当上了校团总支书记。参加工作后,他读的第一本政治类书籍是胡乔木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这本只有五万字的书让李时中领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苦难辉煌,他第一次感悟到,在物质之外,人还应当有理想和信念,生命还应有责任与担当。

1954年李时中入党了,他永远不会忘记当年银行学校的老校长——他的入党介绍人,在他举起右手宣誓时的告诫:“入党不能抱着个人私利,要为党的理想信念而奋斗。”

拳拳之心,殷殷期望。一语虽轻,却重千钧。

1956年,李时中被送往省委党校学习。一年里,他孜孜以求地学习,取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等5门课全优的成绩。这次学习让他更加坚定了对马列主义的信仰,也为他后来从事政治理论课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是一个小学生,参加革命时尚是一个未成年人,什么都不懂,是党把我培养成了大学教授并把我推上高校党委书记的岗位。没有共产党的教育和栽培,哪有我的今天。”李时中对党的感恩之情发自肺腑。

浩浩恩德,何以为报?唯有图强!

初心不忘,牢记使命思进取

1971年,申请转入教学岗位的李时中面对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给学校举办的学习班辅导恩格斯的《反社林论》,这对当时还不太具备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的他来说是个挑战。李时中日夜苦读、仔细钻研,经过近三十天的备课,试讲考核了七个上午,得到了领导和学习班同志们的普遍好评,开始正式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工作。

此后,为了“在三尺讲台上站住脚跟”,李时中开始了自己的读书充电之旅。十年间,他不仅精读了马列原著和中共党史相关书籍,熟读了《毛泽东选集》里的每一篇文案,还广泛阅读了大量文史类书籍,阅读总量不下千万字。“虽不能说完全消化,但确实大大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七十年代末,社会上和大学里流行着“哲学讲空话,经济学讲大话,党史讲假话”的言论,但李时中坚信,波澜壮阔的中共党史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让国家发展壮大的精神密码。他根据中共党史的学科特点,把“史”和“论”作了合理安排,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结合,总结出了一套提高党史教学质量的方法,成功地把一门备受冷落的课程变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热门课。长沙晚报以“磁铁与磁化”为题评论了李时中的教学:“像磁一样吸引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学生的思想和感情。”

1981年,国家教委决定召开全国高校马列主义三门课的教学研讨会。时任湖南省教委主任的王向天召集省内各高校马列课部主任和教研组长到湘潭宾馆审议已确定的三位教师的发言,但与会者对三位教师的发言均不太满意,王向天临时点名李时中谈谈教学体会。凭着多年来对党史学科的探索研究,李时中的即兴发言当场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于是他作为湖南省三位代表之一赴京参会。在全国的教学交流中,李时中又一次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更是国家教委在会议总结时点名表扬的三位教师之一。第二年,他撰写的《关于提高中共党史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在全国政治理论指导性一级刊物《教学与研究》中全文发表并向全国推广,引起极大反响。此后,李时中五次被国家教委点名邀请参加全国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研讨会。

1989年,李时中的《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一文获国家级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当年全国仅有两人获此殊荣,这也是原湖南财经学院办学四十年来获得的唯一一项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

根据李时中在高校教育中做出的贡献,国务院于1992年授予他“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李时中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华社记者陈雅妮对李时中的专访文章在湖南日报和长沙晚报上全文刊载,更是在中央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摘要广播。

1994年学院动员李时中申报正教授,但李时中以自己不具备本科学历也不懂外语为由婉拒。随后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学院评审委员会采取了无记名投票方式,二十五位评委全票通过,李时中破格晋升教授。

老有所为,击鼓催征待后生

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退休后的李时中本着“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精神继续发挥余热,他的书柜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本本文学名著、政治历史书籍和阅读笔记。他还订阅了《潇湘晨报》《参政消息》《作家文摘》等报刊,每晚阅读纸质文字至十二点,使自己积累了许多新知识。茶几上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是李时中最近正在阅读研究的书目。

“越是研究越是感觉我们党的伟大,她在苦难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在苦难中走向辉煌,从一个56个人的小组织发展到拥有9191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使一个极度贫穷落后的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使十四亿人口彻底摆脱贫困,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她取得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李时中动情地说,“作为这样一个党的党员,我倍感骄傲与自豪。”

当年刚办理退休手续时,李时中婉拒了省教委要他出任一个民办高校校长和法人代表、年薪不低于十万的邀请,但在2002年湖南大学党委动员他担任“湖南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时,李时中本着关心青年学生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初衷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作为一个一辈子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党员,我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在关工委工作时,李时中两次被评为“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2005年,年过古稀的李时中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请辞获批后改任关工委的顾问。但他依然不忘初心,坚持每年为师生或离退休老同志做时政报告,每逢重要节日都撰写文案在纪念大会上发言。2018年,湖南大学财经教育基金会根据李时中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作出的贡献,授予他“恩师奖”,他接受了证书,却把五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学校,用于奖励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

生活中的李时中有着广泛的文体爱好,曾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二级运动员证书,年轻时获得过长沙市独唱比赛一等奖。2011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教工合唱比赛中,李时中指挥合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获第二名,当激昂的旋律响起,数十年光阴在李时中脑海匆匆闪过:自己从一个小学生成长为大学教授,财院校区从当年的土夯房子泥巴墙变成如今宽敞美丽的大楼房,共和国从一穷二白到走向繁荣富强……这一切,党都功不可没。

春雷声声山河震,击鼓催征待后生。在纪念建党100周年之际,作为一个年近九十、有着67年党龄的老教育工作者,李时中希望忧患教育和党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永不缺席,他寄语当代青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物质不灭,宇宙不灭,能与天地比肩的只有人的精神。李时中说:“我们党所坚持的理想信念正是这种能与天地比肩的革命精神。”

青山不老,换了人间。新时代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次新的长征,征途漫漫,但前景一片光明,我们只需不忘初心奋辑向前进。


分享



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