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爱家园 > 心灵鸡汤 > 正文

越跑调的孩子就越要勇敢地唱


越跑调的孩子就越要勇敢地唱

在中国,大的合唱环境无法与西方媲美,许多儿童合唱团招收孩子时也有门槛,面对如此现状,北京KUMI-KULE音乐星学院决定为中国喜爱音乐的孩子成立一个公益合唱团,以KUMI公益合唱团命名,510(左右)所有爱好合唱的孩子免费加入。哪怕孩子不识谱,唱歌跑调,找不到节奏,都没有关系,这个合唱团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能够接触音乐感受音乐的场所。当然,这里也不只是玩玩儿而已,一批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会用科学的方式、独立研发的合唱教学系统帮助孩子唱好合唱。

环境在基础之前

KUMI合唱团成立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如同西方“教堂”一样的合唱环境,孩子在这里的训练与培养方式,完全不同于如今在舞台上非常活跃与优秀的童声合唱团。KUMI合唱团的项目负责人刘老师称:“杨鸿年老师的合唱团,孩子一般在6岁左右进入,入团后,孩子需要唱4年左右的经典视唱,就是为了把基础打牢,但到了孩子10岁的时候,孩子已经上三四年级了,面对繁忙的功课,许多孩子也许会放弃唱合唱,很难体会到唱合唱作品的乐趣。”

不同于这种“打基础式”的训练方式,KUMI公益合唱团从孩子加入合唱团的第一天起,便会接触合唱作品、体会合唱中的和声运动。刘老师自信地说:虽然,中国人是旋律式线条思维,但是经过实践证明,中国孩子是可以从小接受多声部训练的。例如,刚进团不会识谱的小孩子,我们就会让他演唱固定低音的声部,看着孩子好像一直都在唱同一个属音,但他们已经是在主属和弦的交替中感受到了和声的变化。当孩子统一学会了一个旋律,我们会将这个旋律创编成卡农,做卡农训练时,多声部立体的和声感觉也潜移默化地训练了。这些都非常简单,不用有音乐基础孩子就可以完成。孩子逐渐成熟一些,我们就会选用一些如巴赫《圣母颂》一类的欧洲古典主义合唱作品,这时期的合唱作品和声非常正统,色彩明显,对于从小训练孩子倾听纵向合唱的感觉非常有帮助。

面对“不花时间打好基础,合唱是否能唱好”的质疑,刘老师答:这是两种学习音乐的通道,就如同学英语一样,从小就以母音的形式学习和从小认真学习语法都可以学会这门语言,但有时候也许环境更为重要。特别是学习音乐。三、四岁的孩子接触成熟的音乐作品和长大再接触合唱作品是不一样的。国外也有跑调的孩子,但越把这样的孩子放到人多的合唱团,孩子越不容易跑调,他不但能敢于张开嘴去唱,还会慢慢学会倾听别人怎么唱。我们给予的就是“合唱”的环境。

传递式的歌唱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多种合唱训练方式,KUMI公益合唱团从法国合唱训练中借鉴了“传递式歌唱”的训练方式,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于孩子注意力和倾听的训练都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同于中国童声合唱团在训练过程中普遍采用的集体站队演唱或分声部练习,KUMI合唱团的孩子们在训练时会围成一圈,合唱团的负责人会让孩子采用传递式的歌唱方式进行练习,先单人传递,再以小组为单位传递。这样训练既有趣味性,也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与站在队里闷头演唱不同的是,每个人都会注意倾听其他人演唱。刘老师表示:这种传递式歌唱的训练方式对于培养孩子在合唱团的倾听能力非常重要。

加入身体律动的训练

音乐由音高和节奏组成,除了把音唱准,节奏的训练也非常重要。毕业于视唱练耳专业的刘老师深知孩子从小训练节奏感的重要性,便在孩子唱合唱时,融进了身体律动的训练。如在学习两个八分音符这样单一的节奏时,刘老师会让孩子配合拍手、拍腿等手部动作,更深一层锻炼孩子大脑的支配能力。在孩子学会了基本节奏后,合唱团的创编团队还会把每个节奏型加入到如“小星星”这样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中,用非常熟悉的旋律训练孩子对不同节奏的把握。“有时候孩子小,记声音非常吃力,加入律动训练,不但培养了孩子的节奏感,一些动作还辅助他们记住了音高,可谓一举两得。”

音乐由音高和节奏组成,除了把音唱准,节奏的训练也非常重要。毕业于视唱练耳专业的刘老师深知孩子从小训练节奏感的重要性,便在孩子唱合唱时,融进了身体律动的训练。如在学习两个八分音符这样单一的节奏时,刘老师会让孩子配合拍手、拍腿等手部动作,更深一层锻炼孩子大脑的支配能力。在孩子学会了基本节奏后,合唱团的创编团队还会把每个节奏型加入到如小星星这样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中,用非常熟悉的旋律训练孩子对不同节奏的把握。有时候孩子小,记声音非常吃力,加入律动训练,不但培养了孩子的节奏感,一些动作还辅助他们记住了音高,可谓一举两得。

分享



将进酒